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守边十八载仍是士官,老兵铁心退伍,当晚手机被团长、师长轮番打

守边十八载仍是士官,老兵铁心退伍,当晚手机被团长、师长轮番打

发布日期:2025-10-09 17:03 点击次数:168

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已做化名处理,力求还原事件本貌。

"李建国!立即撤回退伍申请!"

电话里团长咆哮着。

"建国,18年了,你舍得走吗?"

营长的声音带着哽咽。

"老李,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提干的事重新考虑!"

师部首长亲自下场。

从晚上8点到凌晨3点,30多个电话轮番轰炸。

威胁、哀求、许诺、下跪...18年巡边路,从未提干的老兵李建国,一份退伍申请书为何让各级领导如此疯狂?

李建国握着手机的手在颤抖。

01

2024年冬至,喀喇昆仑山口,海拔4500米,零下38度。

李建国裹着厚重的防寒服,带着三名新兵沿着崎岖的边防线巡逻。脚下是覆盖着薄冰的碎石路,每走一步,膝盖的旧伤都像被针扎一样疼。

"班长,您的止痛膏快用完了。"

新兵王锐气喘吁吁地递过来一管药膏。

"没事,老毛病了。"

李建国回头看了一眼,嘴角露出苦笑,

"你们还没见过真正难走的路呢。"

18年了,这样的巡逻路李建国走了无数次。从青丝到白发,从青涩新兵到老班长,喀喇昆仑的每一寸土地都印着他的足迹。

战友们都叫他"昆仑活地图"。哪里有暗坑,哪里有塌方,哪里容易迷路,他闭着眼睛都知道。

2020年,一名新兵违规抄近道遇险,是李建国凭着记忆在悬崖峭壁间找到人,自己却被冰棱划破了胳膊,留下一道15厘米的疤。

2022年,边境线上发现可疑信号,又是李建国带着技术人员,在暴风雪中徒步20公里,找到了境外安装的监听设备。

"李班长,您这么熟悉地形,怎么还不是干部啊?"

新兵刘阳天真地问道。

李建国的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答。

提干,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从2006年入伍开始,他每年都会递交提干申请。起初满怀希望,后来习以为常,再后来心如死灰。

"时机不成熟。"

"再等等。"

"你文化程度不够。"

"年龄有点大了。"

这些理由李建国听了18年。可他看着那些比自己晚入伍的战友一个个提干,心里的不甘如野草般疯长。

连长赵刚是2016年入伍的大学生,今年已经是副营长了。营长孙浩2008年入伍,去年刚升的正营。就连去年刚分配来的排长王昊,都比李建国的军衔高。

"建国,你别想那么多,踏实干就行。"

妻子刘梅在电话里安慰他。

"踏实干?我还不够踏实吗?"

李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

"18年了,梅梅,我真的累了。"

电话那头传来孩子的哭声。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9岁的女儿李念在电话里问。

"快了,爸爸很快就回来了。"

李建国强忍着眼泪说道。

但他知道,这个"快了"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每年探亲假只有20天,孩子的成长他几乎都错过了。

女儿第一次叫爸爸时,他在边防线上;女儿第一次走路时,他在巡逻;女儿上小学第一天,他还是在巡逻。

更让他揪心的是家里的情况。父亲李向东今年73岁,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

母亲也是一身病痛,家里的重担全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

"建国,你爸这两天血糖又高了,昨天差点晕倒在地里。"

刘梅在电话里哭着说,

"我一个人真的撑不住了,昨天收玉米时我也晕倒了,是念念打120叫来的救护车。"

李建国攥紧了拳头。作为男人,他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可作为军人,他又不能抛下战友和阵地。这种撕裂感让他夜夜失眠。

巡逻归来,李建国坐在床边,拿出那张女儿画的"全家福"。照片上的妈妈和念念笑容灿烂,而爸爸的位置只有一个轮廓,因为女儿已经记不清爸爸的样子了。如今18年过去了,一切都变了,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

"班长,您没事吧?"

新兵王锐关切地问道。

"没事。"

李建国收起画,

"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检修3号气象站。"

可他怎么可能没事。

18年来,他把青春献给了边防线,可边防线给了他什么?

除了一声声"班长"的称呼,除了那枚普通的三级军士长军衔,他什么都没有得到。

02

2024年11月15日,对李建国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

这天上午,连队召开干部任免大会。李建国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坐在台下,心里默默祈祷着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在提干名单上。

"现在宣布本年度干部任免决定..."

指导员清了清嗓子。

李建国的心跳加速了。

"王昊同志提任副连长..."

李建国的心猛地一沉。王昊,2019年入伍的大学生,今年才25岁,军龄只有5年。

"张强同志提任排长..."

"刘洋同志提任班长..."

一个个年轻的名字被念出来,就是没有李建国。他感觉自己的世界在一点点坍塌。

会议结束后,李建国直接找到了连长赵刚。

"连长,我想问问,我的提干申请为什么又被拒了?"

李建国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赵刚有些尴尬地看了看四周,

"建国啊,你也知道,提干这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

"那总得有个理由吧?王昊凭什么能提?他才来几年?"

"王昊是大学生,有文化..."

"文化?我也有高中文凭,这些年自学了军事地形学,还拿了优秀学员证书,边防知识比他强百倍!"

李建国的声音有些激动。

"年龄,你年龄大了。"

赵刚避开了李建国的目光。

"我才39岁!按规定可以提到中级军官!"

"上级有考虑,你再等等..."

"等?我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建国再也控制不住了,

"18年了,我等了18年!你知道我错过了什么吗?我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照顾父母,错过了..."

"建国,你先冷静点。"

赵刚打断了他。

"冷静?你让我怎么冷静?"

李建国的眼睛红了,

"我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里,可你们给了我什么?一句'再等等'就把我打发了?"

走出连长办公室,李建国的心彻底凉了。

18年的坚持,18年的等待,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老李,别往心里去。"

老班长张磊拍了拍他的肩膀,

"咱们当兵人,服从命令是天职。"

"服从?我服从了18年!"

李建国苦笑着,

"磊子,你说我是不是很可悲?"

"别这么说,你在连队的作用大家都看得见。"

"作用?什么作用?带新兵巡逻的作用?修修补补的作用?"

李建国的声音里满含讽刺,

"我就像个老黄牛,只配干活,不配提干。"

当天晚上,李建国给妻子打了电话。

"梅梅,我想回家了。"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没出事,就是累了,想回家陪陪你和念念,照顾照顾爸妈。"

"建国,你是不是又没提成?"

刘梅的声音很轻。

李建国沉默了很久,

"嗯。"

"18年了,够了。"

刘梅在电话里哭了,

"我不要你提干了,我就要你回家。爸爸昨天又住院了,医生说情况很不好。念念天天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通电话彻底击垮了李建国。他想起了18年前入伍时的豪言壮语,想起了对妻子的承诺,想起了父母眼中的期待。可如今,一切都成了空话。

"我明白了。"

李建国擦了擦眼泪,

"我会想办法的。"

那一夜,李建国失眠了。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不断浮现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新兵时的青涩,巡逻时的艰辛,一次次提干失败的绝望...

凌晨三点,他做了一个决定。

03

2024年11月20日,凌晨6点。

李建国的手机响了,是妻子的号码。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建国,你爸昨晚突发心脏病,现在在ICU抢救!"

刘梅在电话里哭得撕心裂肺。

李建国的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什么?爸怎么样了?"

"医生说情况很危险,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建国,你快回来吧,爸爸一直在叫你的名字!"

李建国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父亲一辈子老实本分,从小对他寄予厚望。当年他入伍时,父亲骄傲地说:"我儿子要当大官了!"

可18年过去了,他还是个班长。

"我马上请假回去!"

"连长说什么时候能批假?"

"不管他批不批,我必须回去!"

挂断电话,李建国立刻去找连长赵刚。

"连长,我要请紧急假,我爸病危!"

赵刚看了看表,

"现在?可是今天有重要的任务,要去检修3号气象站..."

"我不管什么任务!我爸在ICU抢救!"

李建国的声音颤抖着。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部队有规定..."

"规定?什么规定?"

李建国彻底爆发了,

"18年了,我什么时候违反过规定?我什么时候不服从命令了?现在我爸快不行了,你跟我谈规定?"

"建国,你先冷静..."

"冷静个屁!"

李建国爆了粗口,

"我爸养了我30年,我却不能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陪在身边!我当的什么兵?我尽的什么孝?"

最终,在李建国的坚持下,赵刚批了三天假。但这三天假期让李建国看清了很多东西。

父亲在ICU里躺了两天两夜,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李建国握着父亲冰凉的手,心如刀绞。

"爸,我对不起您。"

李建国在父亲耳边哽咽着说,

"您一直希望我能有出息,可我让您失望了。"

幸运的是,经过抢救,父亲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医生说,老人的心脏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长期休养,不能再受刺激。

"建国,你爸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有出息。"

母亲拉着他的手说,

"可现在这个样子,你还要在部队待到什么时候?"

"妈,我..."

"别说了,我都懂。"

母亲擦了擦眼泪,

"你已经尽力了。是时候为这个家考虑了。"

回到部队的路上,李建国的心情五味杂陈。他想起了入伍时的初心,想起了18年来的坚持,也想起了家人的眼泪。

那天晚上,他坐在宿舍里,从床板下抽出一个铁盒。里面整齐地放着18份提干申请书,3张三等功奖状,还有一本边角被老鼠咬了洞的《军事地形学》优秀学员证书。

他拿出纸笔,开始写一份特殊的申请书。

"尊敬的连队领导:

我是三级军士长李建国,现申请退出现役,转业复员。

我于2006年12月入伍,至今已服役18年。18年来,我严格遵守部队纪律,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多次获得嘉奖。

但是,由于家庭实际困难,父亲病重需要照顾,孩子教育需要关心,我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希望组织能够理解并批准我的申请。

申请人:李建国

2024年11月25日"

写完这份申请书,李建国的眼泪再次涌了出来。

18年的军旅生涯就要这样结束了,他的心情既有解脱,也有不舍。

第二天一早,李建国把申请书交给了连长赵刚。

赵刚看了申请书,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建国,你真的想好了吗?"

"想好了。"

李建国的声音很坚定。

"可是你马上就要服役满20年了,到时候可以拿全额退休金..."

"连长,我不想再等了。"

李建国打断了他,

"18年够了,真的够了。"

"那...那你再考虑考虑,不要冲动。"

"我不冲动,我很清醒。"

李建国看着赵刚的眼睛,

"18年来,我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连队。战友们都震惊了。

"老李,你疯了吗?现在退伍什么都没有!"

"是啊,再坚持两年就20年了,退休金能拿不少呢!"

"李班长,您别走啊,我们还要跟您学巡逻呢!"

面对战友们的挽留,李建国只是苦笑着摇头。他们不理解,18年的煎熬不是两年退休金能够弥补的。

04

李建国的退伍申请像一枚重磅炸弹,在整个团部炸开了。

营长孙浩第一个找到了他:

"建国,我听说你要退伍?"

"是的,营长。"

"为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委屈?"

孙浩的态度比以前温和了很多。

"没有委屈,就是想回家了。"

李建国淡淡地说。

"你要是为了提干的事生气,我向你道歉。其实你的能力大家都看得见,只是..."

"只是什么?"

孙浩支吾了半天,

"只是有些特殊情况,不方便说。"

李建国冷笑了一声:

"特殊情况?18年了,总是特殊情况。"

"建国,你再等等,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营长,您别说了。我心意已决。"

孙浩见说服不了李建国,立刻向团部汇报了情况。

团长接到消息后,脸色变得极其严肃。他立刻召集了紧急会议。

"李建国不能走!绝对不能走!"

团长在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

"可是他已经递交了退伍申请,按规定..."

"什么规定?给我想办法!"

团长一拍桌子,

"无论如何都要把他留下来!"

参会的干部们面面相觑,都不明白为什么团长如此激动。一个老班长要退伍,至于吗?

但团长的态度很明确,于是各级领导开始轮番上阵。

下午3点,连长赵刚再次找到李建国:

"建国,团长要见你。"

在团长办公室里,团长张国强亲自给李建国倒了杯茶。

"老李啊,我听说你要退伍?"

"是的,团长。"

"为什么呀?是不是我们工作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

李建国摇了摇头:

"没有,就是家里有困难。"

"家里困难我们可以帮忙解决嘛!你爸的医疗费,组织可以想办法;孩子的教育,我们也能协调。"

团长的态度出奇地好。

"团长,您不用为难。我想清楚了。"

"不不不,你再想想。"

团长的语气变得急迫起来,

"你在边防线这么多年,经验这么丰富,现在走了太可惜了。"

"可惜什么?我就是个班长,随便谁都能替代。"

"不是的!"

团长差点脱口而出什么,但及时收住了,

"我的意思是,老兵的经验很宝贵。"

从团长办公室出来,李建国觉得很奇怪。团长的反应有些过于激烈了。

晚上8点,李建国的手机响了。

"喂,是李建国吗?我是师部作战参谋。"

李建国愣了一下,师部的首长亲自给他打电话?

"首长好!"

"老李啊,我听说你要退伍?"

"是的,首长。"

"别急着决定嘛,我们聊聊。你有什么困难,组织都会帮你解决的。"

"首长,真的没什么困难,就是想回家了。"

"回家?你舍得这18年的边防线吗?舍得这些战友吗?"

李建国沉默了。说不舍得是假的,但是...

"首长,我真的累了。"

"累?谁不累啊?可是边防线需要你这样的老兵啊!"

电话挂断后,李建国更加困惑了。一个班长的去留,至于惊动师部吗?

紧接着,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

"李建国,我是团政委,我们谈谈..."

"老李,我是副师长,你的情况我了解了..."

"建国,我是老首长,还记得我吗?听说你要走?"

从晚上8点到凌晨3点,李建国接了30多个电话。从团级到师级,从现任到退休,各种级别的领导都给他打了电话。

每个电话的内容都大同小异:挽留、许诺、甚至哀求。

有人说要给他解决住房问题,有人说要帮他孩子转学,还有人直接表示会重新考虑他的提干问题。

最让李建国震惊的是,连师长都亲自给他打了电话。

"老李,你不能走,真的不能走。你知道自己有多重要吗?"

师长的声音里带着焦急。

"师长,我就是个班长..."

"不,你不是!"

师长的语气很坚决,

"你是我们边防线上最重要的人之一!"

最重要的人之一?李建国完全蒙了。一个18年没提干的老班长,怎么就成了最重要的人之一?

战友们也都被惊动了。

"老李,到底怎么回事?连师长都给你打电话?"

"是啊,我当兵15年了,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势!"

"李班长,您是不是有什么特殊身份啊?"

李建国也想知道答案,但是所有的领导都在电话里支支吾吾,没有一个人说出真正的原因。

凌晨3点,所有的电话终于停了。李建国躺在床上,脑子里一片混乱。

18年来,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普通的边防兵,一个可有可无的老班长。可今晚的电话轰炸让他意识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所有人都不让他走?

05

电话的轰炸停止后,李建国反而更加不安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照常起床出操,但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气氛有些异常。

连长赵刚时不时地偷瞄他,指导员也是欲言又止,就连炊事班的老王都对他格外客气。

"李班长,今天的菜是专门给您做的,多吃点。"

老王笑容满面地说。

李建国觉得莫名其妙。平时老王对他也就是点点头的交情,什么时候这么客气过?

上午的训练中,李建国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感觉。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有敬畏,有好奇,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老李,你昨晚到底接了多少个电话?"

班长张磊凑过来小声问道。

"三十多个吧。"

"我的天!连师长都给你打电话,你到底什么来头啊?"

李建国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这不是客套话,他真的不知道。18年来,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普通的边防兵。

虽然熟悉地形,有些巡逻经验,但这样的老兵部队里有很多,为什么偏偏是他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

中午休息时,李建国一个人来到了边防线上。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思考问题的地方。

站在4500米的高原上,俯瞰着脚下的崇山峻岭,李建国开始回忆这18年来的点点滴滴。

突然,一些平时没有注意的细节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2008年,他第一次接到"特殊巡逻"任务。连长告诉他,要在指定的时间内,沿着特定的路线巡逻,并且要详细记录沿途的情况。

"这是例行任务,没什么特别的。"

连长当时是这么说的。

但李建国现在想起来,那条路线确实很特别。不是常规的边防线,而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小路,通向一个神秘的山谷。

2010年,他又接到了类似的任务。这次是在夜里,要求他一个人去检查某个"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什么设备?"

李建国当时问过。

"气象设备,监测天气用的。"

排长回答。

但那个所谓的"气象设备"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气象设备。它被隐藏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外表覆盖着伪装网,看起来更像是某种通讯设备。

2015年,李建国被安排参加一个"地形勘测"任务。他要带着专业的测绘人员,对边防线的某些区域进行详细测量。

"为什么要测这些地方?"

李建国问过。

"修路用的,以后边防巡逻会更方便。"

测绘人员回答。

但那条"路"至今也没有修建。

还有更多的细节:

定期更换某些"损坏"的设备,但那些设备看起来明明完好无损;

每月一次的"例行检查",检查的内容总是很神秘;

有时候会有陌生的技术人员来到边防线,他们的身份从来不公开;

某些区域被标注为"禁止通行",理由是"地质不稳定",但李建国知道那里的地质状况良好。

这些年来,李建国一直以为这些都是正常的军事任务,从来没有多想。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任务都有一个共同点:只有他一个人参与,或者说,只有他知道全部的细节。

其他的战友即使参与了某些任务,也只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李建国,18年来一直在做这些"特殊"的工作。

"我到底在做什么?"

李建国自言自语地问道。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李建国吗?"

"是的,您是?"

"我不能在电话里说身份,但我必须见你一面。"

"见我?为什么?"

"关于你的退伍申请,有些事情必须当面谈。"

"什么事情?"

"电话里不安全,我现在就在你们连队外面的小树林里。一个人来。"

电话挂断了,李建国的心跳加速了。神秘的电话,神秘的会面,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不安。

但好奇心最终战胜了恐惧。他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建国向连队请了假,说是要到附近的山上走走。然后,他按照电话里的指示,来到了连队外面的小树林。

树林里站着一个穿着便装的中年男人,看起来40多岁,气质很特别,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你就是李建国?"

男人上下打量着他。

"是的,您是?"

"我的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身份。"

男人直接进入了主题,

"你知道自己这18年来在做什么吗?"

"边防巡逻啊。"

"仅仅是巡逻吗?"

男人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李建国沉默了。刚才回忆起的那些细节让他意识到,事情确实不简单。

"我不知道您想说什么。"

"你确实不知道,这很正常。"

男人点了点头,

"但是现在,有些事情你必须知道了。"

说着,男人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军绿色的信封,递给了李建国。

"这里面有你需要的答案。"

李建国看着手中的信封,犹豫着要不要打开。

"看完之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不让你走了。"

"等等!"

李建国叫住了他,

"您到底是谁?"

男人回过头,露出了一个苦笑:

"我是来给你一个选择的人。"

李建国站在树林里,握着那个军绿色的信封,心情五味杂陈。

18年来,他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困惑和不安。

李建国的手指僵在信封封口处。他的额头渗出冷汗。

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在原地。

手中的信封仿佛有千斤重,让他的双手微微颤抖。

06

李建国深吸一口气,终于打开了那个沉甸甸的信封。里面是一叠文件,最上面是一份加密任务日志,标注着"绝密"字样。

他颤抖着翻开日志,第一页就写着:"战略通讯中继站维护人员:李建国,编号K07"。下面是团长的签名和红五星批注。

"这是..."李建国抬头看向男人。

"你每年检修的'气象站',实际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战略通讯中继站。"男人平静地说,"2017年中印边境对峙期间,正是通过你维护的线路,我们才能实时传输情报,掌握战略主动权。"

李建国继续翻看着日志,里面详细记录了他18年来执行的各项"特殊任务":2008年安装加密通讯设备,2010年抢修暴风雪中的线路,2015年绘制战略防御地形图标注...每一项任务旁边都有高级将领的签名和评价"不可替代"。

"为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真相?"李建国的声音颤抖着。

"因为这项任务需要绝对保密。"男人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你的档案在总部是单独管理的,你的每一次'提干申请被拒',都是为了让你留在这个关键岗位上。如果提干,你就会被调动,我们找不到比你更熟悉这里地形的人。"

李建国合上日志,泪水模糊了双眼。18年的委屈、不甘、愤怒,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原来不是不被重视,而是太被重视;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无人能替代。

"那现在为什么告诉我?"

"因为你要走了。"男人叹了口气,"你的退伍申请一旦批准,整个边防通讯系统都要重新调整,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恢复正常。这期间,边境的安全将存在巨大隐患。"

就在这时,李建国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妻 刘梅"。他犹豫了一下,接起电话。

"建国,念念画的手抄报在学校得了奖!"刘梅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画的是'我的爸爸是边防英雄',老师问她爸爸是做什么的,她说爸爸是守护祖国的超人..."

李建国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梅梅..."

"建国,你别担心家里了。"刘梅打断他,"爸今天能下床了,他说让你安心在部队工作。我把念念的画发你微信了,你看看..."

挂了电话,李建国打开微信,看着女儿画的画:一个穿着军装的高大身影,背后是五星红旗,虽然脸还是模糊的,但胸前清晰地画着一颗红星。

"这就是你的选择。"男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是回家做个好丈夫、好父亲,还是留下来继续做'边防线上的眼睛'。无论你怎么选,我们都尊重你的决定。"

李建国看着手中的绝密日志,又看了看手机里女儿的画,心中百感交集。18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认可,但家庭的责任也沉甸甸地压在肩上。

他该如何选择?是离开这个他守护了18年的地方,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人身边?还是留下来,继续承担这份神圣而隐秘的使命?

07

李建国站在原地,任凭寒风吹打着脸颊。他闭上眼睛,脑海里交替闪现着父亲在病床上的样子、妻子在玉米地里晕倒的场景、女儿画中模糊的父亲轮廓,以及那些在暴风雪中抢修设备的夜晚、在悬崖边救下新兵的瞬间。

"我..."李建国深吸一口气,声音沙哑却坚定,"我需要时间考虑。"

男人点了点头:"给你24小时。明天这个时候,我在这里等你的答复。"说完,他转身消失在树林深处。

回到宿舍,李建国一夜无眠。他把那份绝密日志反复看了无数遍,每一页都记录着他18年的青春和汗水,也印证着他不可替代的价值。凌晨时分,他打开微信,又看了看女儿的画,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个模糊的身影。

第二天一早,李建国做出了决定。他没有去小树林,而是直接来到了连长办公室。

"连长,我想撤回退伍申请。"

赵刚愣住了,随即露出欣喜的表情:"建国,你想通了?"

"嗯。"李建国点点头,"但我有三个条件。"

"你说!别说三个,三十个我都向上级反映!"

"第一,我希望组织能妥善安排我父亲的医疗问题。"

"没问题!师部医院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接老人家来治疗,费用全免!"

"第二,我想请个探亲假,回去看看家人。"

"应该的!我马上给你批假,时间充足,你好好陪陪家人!"

"第三,"李建国顿了顿,"我希望能给我女儿一个完整的父亲。以后只要条件允许,我想多参与孩子的成长。"

赵刚的眼眶湿润了:"建国,谢谢你。我保证,以后你的探亲假优先安排,家里有任何困难,部队都会帮你解决!"

李建国走出连长办公室,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他拿出手机,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梅梅,我过几天就回家探亲。"

"真的?太好了!"刘梅的声音充满惊喜,"念念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

"告诉她,爸爸这次回去,要亲自教她画爸爸的眼睛。"李建国笑着说,眼眶却有些湿润。

一个月后,李建国的探亲假批下来了。当他穿着军装出现在家门口时,女儿念念愣了一下,然后扑进他怀里:"爸爸!你终于回来了!"

李建国紧紧抱着女儿,泪水夺眶而出:"爸爸回来了,再也不离开你们了。"

在家的日子里,李建国陪着父亲散步,帮妻子做家务,给女儿讲边防线上的故事。他第一次参加了女儿的家长会,第一次陪她过生日,第一次看着她在作业本上写下"我的爸爸是英雄"。

假期结束前一天,念念拉着李建国来到书桌前,拿出那张获奖的手抄报:"爸爸,我给你画好了眼睛。"

李建国看着画上那个清晰的军人形象,胸前的红星闪闪发光,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回到部队后,李建国像变了一个人。他依然每天巡逻在边防线上,但脸上多了笑容,脚步也更加坚定。战友们发现,老班长好像年轻了好几岁。

半年后的一天,连队再次召开干部任免大会。当指导员念出"李建国同志提任副连长"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李建国走上台,接过任命书,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感谢组织的信任,感谢战友们的支持。"李建国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我李建国,将继续守护好这片土地,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台下,新兵王锐和刘阳激动地鼓掌。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18年的老兵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夕阳下,李建国站在边防线上,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知道,这条巡边路,他还要继续走下去。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更是一名边防军人,一个守护祖国和人民安宁的"昆仑活地图"。

而在千里之外的家中,刘梅正和女儿一起,把李建国的任命书和那张"全家福"手抄报并排挂在墙上。念念指着报纸上父亲的照片,骄傲地对来访的邻居说:"看,那是我爸爸,他是边防线上的英雄!"

喀喇昆仑的风依然凛冽,但李建国的心却温暖如春。18年的坚守,终于迎来了花开结果的时刻。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条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的边防线上,他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