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懂:送船是铺垫,养熟用户习惯,才能打开后续军售大门。
越南军方毫不掩饰部署意图:所有K9A1火炮将优先配属北部第一军区,重点覆盖谅山、高平、广宁三省。
这些地区紧贴中国广西、云南边境,距离解放军后勤枢纽和交通干线仅数十公里。
K9A1配备52倍径155毫米主炮,使用火箭增程弹时射程可达50公里。
这一射程足以覆盖中国边境纵深30公里内的物资集散中心、铁路编组站,甚至部分野战机场。
越南战略学者阮文雄直言:“我们需要的不是击败巨人的能力,而是增加巨人动武的成本。 ”
潜台词很明确:用边境炮群牵制中国军事资源,为南海争端争取筹码。
越南此次“豪购”背后是难以启齿的窘境。
其现役1500门火炮中,七成以上是苏联时代的D-30牵引炮、越战缴获的美制M101,甚至还有二战古董SU-100自行反坦克炮。
这些老炮射程不足20公里,机动全靠卡车拖拽,雨季泥泞中寸步难行。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武器交付全面停滞,法国“凯撒”卡车炮又拒绝技术转让。
走投无路的越南只能接受韩国方案——尽管K9A1重达47吨,在东南亚雨林中堪称“泥潭靶子”。
苏宁此次访韩是越南“四驾马车”之首11年来首次到访首尔,时机极其微妙。
特朗普政府刚对越南加征20%关税,韩国也被课以15%关税,两国急需抱团取暖。
双方宣布将双边贸易额从2024年的868亿美元提升至2030年的1500亿美元,并签署10项合作协议,涵盖核电、高铁、半导体等关键领域。
其中,韩国主导的河内-胡志明市653亿美元高铁项目尤为醒目。
但经济合作只是表象,防务合作才是重头戏。
两国防长紧急修订《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韩国承诺向越南转让火炮生产技术,协助建立弹药生产线——这种“送枪又送子弹配方”的操作,明显在下一盘大棋。
K9A1表面性能亮眼:德国MTU发动机、美国艾利逊变速系统、霍尼韦尔火控模块,公路时速67公里,15秒内可连射3发炮弹。
但“拼装货”的隐患在实战中暴露无遗。
2010年延坪岛炮战中,韩国6门K9有4门因故障哑火,故障率高达50%。
在高温高湿的越南丛林,精密电子设备极易失灵。
更致命的是,越南缺乏现代防空体系保护炮兵阵地。
一旦开战,解放军反炮兵雷达可在8秒内锁定K9位置,PHL-191火箭炮(射程500公里)或歼-16D电子战机随时能将其化为废铁。
今年7月中越“携手同行-2025”联合训练中,越军军官亲眼目睹解放军无人机穿透伪装网实时回传坐标、机器狗穿越雷区的场景后,现场一片沉默。
越南似乎忘了44年前的教训。
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炮兵集群撕碎凉山防线,越军“王牌师”316A在沙巴战役中遭火力覆盖全军覆没。
战后越南强占老山者阴山,结果十年轮战拖垮经济,直到1991年才被迫对华求和。
更讽刺的是,2023年越南北部电荒时,中国重启广西至芒街输电线路,紧急输送6800万千瓦时电力救急。
可电力刚恢复,越南就宣布采购印度“布拉莫斯”导弹,如今又部署韩国重炮对准恩人。
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求外援”的骑墙术,真能换来战略平衡吗?
越南意外成为韩国火炮撬动东南亚的支点。
此前K9用户全是土耳其、波兰等北约国家,而越南是首个采购该武器的社会主义国家。
韩国现代重工、韩华宇航等财阀借此打造“防务样板间”,目标直指泰国、印尼等潜在买家。
俄罗斯则痛失传统市场——近三年越南俄械采购额暴跌60%,莫斯科军工厂的“VIP客户名单”上,越南已被悄然除名。
当河内为20门炮支付天价时,韩国军工复合体正举杯庆祝:又一条大鱼上钩了。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