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穿越弹雨火网,战地营救!罗定96岁抗战老兵,浴血记忆

穿越弹雨火网,战地营救!罗定96岁抗战老兵,浴血记忆

发布日期:2025-09-11 04:25 点击次数:119

"药是救命的,半点不能差。 "在罗定市中医院的药房里,96岁的李正民曾这样叮嘱年轻同事。 这位白发苍颜的老人,如今行动迟缓,七十多年前,他却以惊人的速#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度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

16岁成为八路军卫生兵的他,在景县战斗、衡水战役、羊山战役和渡江剿匪的战场上,用双手挽救了无数战友的生命。

战火中的白衣卫士

1940年代,年轻的李正民背着药箱,奔跑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作为卫生兵,他没有直接持枪杀敌,却同样面临着生死考验。 子弹在耳边呼啸,炮弹在身旁爆炸,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尽快找到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在衡水战役中,部队遭遇敌军猛烈攻击,伤亡惨重

李正民不顾个人安危,连续抢救了十多名重伤员。 他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用有限的药品和绷带为他们止血包扎。 当阵地上硝烟弥漫,能见度极低时,他靠着听觉寻找呻吟的伤员,一个个将他们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长沙抗战老兵刘浚身上

1942年秋末冬初,在宗岗村与日寇的遭遇战中,刘浚所在的警卫连与400多名敌人激战3个多小时,甚至进行了拼刺刀、抡大刀的短兵肉搏。 作为卫生兵,李正民同样经历了这样残酷的战斗环境。

从战场到药房的坚守

1979年,李正民调至罗定市中医院工作,在药剂科与中药库度过了十年时光。 战场上的救护经验让他对药品有着特殊的敬畏之心。 他常对年轻同事说:"药是救命的,半点不能差。 "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成为医院代代相传的"精神标杆"。

在中药库工作时,李正民对每一味药材的成色、剂量都把握得极为精细。 他深知这些药材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健康,就像当年在战场上,每一个救护决定都关系到战友的生命。 从战场卫生兵到医院药剂工作者,他始终坚守着"救死扶伤"的承诺。

永不褪色的记忆

《罗定抗战老兵》一书记录了李正民与战友的热血青春。 通过这些记录,那段历史变得真切鲜活。 近日,民革罗定市支部与罗定市中医院联合开展慰问活动,聆听李正民"以救为守"的烽火岁月,在深切关怀中传递红色精神。

血与火的岁月记忆

95岁的老兵曹定章在拿到《烽火岁月》图册后曾说:"我是个幸运者。 "他没想到自己能活着看到新中国的成立,过上好日子。 他告诫年轻人即使是和平的日子里,也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时刻不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在长沙抗战老兵陈忠民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类似的故事。 2015年9月3日,中国举行胜利日阅兵,陈忠民作为长沙老兵代表参加了阅兵式。 他曾参加抗战7年,经历上百次战斗,与日军拼刺刀时被刺伤,至今留有伤疤。

医护人员的特殊情怀

罗定市中医院对老战士有着特殊的尊敬和关怀。 医院一直很重视老党员、老战士的精神传承。 副院长梁柏泉表示:"李老当年在中药库对每一味药材的成色、剂量都把握得很精细,现在院里配药时大家还会想起他的叮嘱,这就是医者的初心。 "

这种对老兵的关怀不仅体现在罗定。 2017年8月15日,丽水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为100岁的抗日老战士吴怀银庆祝生日。 吴怀银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数次战斗的老兵。 医护人员推着蛋糕车,唱着生日歌走进吴老的病房,表达对这位老兵的崇敬之情。

历史的回响

李正民的故事是无数抗战老兵的一个缩影。 他们从战火中走来,见证了国家的苦难与复兴。 如今,96岁的李正民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他身上承载的历史记忆永远不会褪色。

就像长沙抗战老兵刘浚说的:"一定要让人铭记这段历史,国耻一定不能忘。 "这些老兵的亲身经历,让我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那段烽火岁月,理解和平的珍贵。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