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奎作为主人陪同在旁,水静热爱跳舞,总会与毛主席共舞一两曲。若水静一行人先到舞厅,毛主席便会率先邀请她步入舞池。
一次,杨尚奎迟到了,到场时众人已跳得满头大汗,毛主席也笑得合不拢嘴。水静见状没去跳舞,打算照顾休息的同志。不料,毛主席丢下舞伴,径直走向她,邀她共舞。
水静对他的举动感到十分不解,心中也充满了愧疚,猜想那位女同志或许正感到难受。
意识到这点,水静发现毛主席很尊重他人。不仅她这么想,她的朋友也有同感。因此,大家对毛主席更加尊重了。
有一次,省委计划创办《跃进》理论刊物,打算请中央领导题写刊名。考虑到毛主席正在庐山,这是个绝佳时机,众人便把向毛主席求字的重任托付给了杨尚奎,希望他为江西刊物题名。
杨尚奎爽快答应,随即把这项任务托付给了妻子。
随后,水静心里泛起了悔意。她既不是宣传干部,也不是刊物主编,如何好意思向毛主席提出请求?万一被拒绝,那该多么尴尬。
杨尚奎安慰她:“别担心,主席同意当然好,不同意也不会让你难堪,他一直很尊重女性。你去办这事,说不定比我办得更好。”水静只好答应尝试一下。
但是,毛主席没有刁难水静,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并且附上了一封简短的信。
水静同志:请查收,关于工作的新指示已整理完毕。内容条理清晰,便于理解执行。请仔细阅读,并按要求推进相关工作。
我按照你的要求写了两个字,但不确定是否合适使用。
毛泽东,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静请卫士代为表达感激,随后把刊名递给杨尚奎。此前,连水静自己都没想到,毛主席不仅迅速完成,而且态度极其认真,还亲自回了信。
聊天时,水静说起她在井冈山听闻的大摆竹钉阵事迹,那阵法竟真真切切地让不少敌人受了伤。
毛主席笑着回应:“虽然那时我们很穷,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天天南瓜汤,单衣过寒冬,这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水静回到住处,发现毛主席的卫士封耀松已在等候。封耀松对水静说:“主席有两件衬衣破了,希望你能帮忙找人缝补一下。”
水静接过衬衣,细看之下,发现这两件印度绸白衬衣已打了补丁。她直言道:“这种料子补起来费劲,而且快穿破了,不如直接重做两件新的。”
封耀松听后断然拒绝:“没有得到主席的许可,谁都不会为他做新衣。”他告知水静,自1953年起,毛主席就没添过新衣,现在穿的衣物都打着许多补丁。
针对此事,水静坚决要求另外制作两件全新的,不改初衷。
封耀松坚决表示:“这么做肯定会受到批评的。”
水静微笑着提议:“这件事的责任,由我来承担,你看这样可以吗?”
几天后,封耀松找到她,直言不讳地说:“水静,因为你的事情,我受到了批评。”
封耀松回忆道:“主席看到新衬衣,疑惑地问为何是新的。我回答说是洗补多次后重做的。他略带不悦地问是谁让重做的,我没回答。主席便说:‘真傻,我那两件还能穿呢。’”
几天后,水静深感愧疚,认为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却让小封受罚,便鼓起勇气找到毛主席,坦诚讲述了衬衣事件,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这个主意是你想的?”毛主席望向水静说道。虽未责备,但略带提醒。水静深受触动,她未曾料到毛主席生活竟如此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