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不靠谱出手了,对14国宣布了最新的“对等关税”,最高40%,那具体是哪些国家收到了关税通知呢?赶紧跟着一八供应链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京时间7月8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南非、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波黑、孟加拉国、塞尔维亚、柬埔寨、泰国、突尼斯等14国输美产品加征25%-40%不等的关税。
这一政策独立于行业性关税,且明确禁止第三国转运规避行为,对跨境电商供应链布局和成本控制提出严峻挑战。
具体来看:
25%关税: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
30%关税:南非、波黑;
32%关税:印度尼西亚;
35%关税:孟加拉国、塞尔维亚;
36%关税:柬埔寨、泰国;
40%关税:老挝、缅甸。
上述税率将叠加在现有行业关税之上,例如日本汽车若同时面临行业性25%关税,实际税率将达50%。
原定7月9日生效的关税暂缓至8月1日,为各国争取最后谈判时间。目前,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最新关税也还未出台。但根据当前已知的情况,美国对中国卖家借助东南亚国家实施转运,以规避高额关税的方式已经是行不通了,卖家朋友需要重新规划物流路径。
在对外的关税信件中,特朗普表示选择在美国境内建厂或生产产品的公司无需缴纳此项关税。这可以说是图穷匕见了,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企业在美国建厂,从而带动当地的生产、就业。
虽然这是一个规避关税的方式,但是在美国本土建厂周期长、投入大,中小企业难以快速响应。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美国当地人工成本高、缺少必要的技术工种以及材料。在这点上,苹果等美国科技企业最有发言权,美国虽然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印度,但最大的生产基地还是在中国,中国制造的iPhone占比超过85%。
连美国本土企业都不愿意在自己国家设置生产线,那其他品牌又怎么想当个“冤大头”。此外,关税的最后是会体现到最终销售价格上面的,因此美国消费者可能会价格上涨减少非必需品采购,而频繁调整的关税政策也增加了库存管理与订单履约的难度。
这对卖家朋友而言,尽量选择高毛利选品,低价走量的产品会因为价格上涨,失去原有的价格优势。此外,可以开拓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降低对美依赖。
#关税#
本文由一八供应链提供,有任何问题和建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反馈。
本文编辑: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