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西太平洋闷热的空气里,美国拉着19个国家,铺开一张从日本到澳大利亚、绵延6500公里的演习大网。 300架战机轰鸣升空,包括F-35隐形战机和B-2轰炸机;3.5万兵力在海上集结,代号“部队重返太平洋”和“护身军刀”的军演,烧掉5.3亿美元,摆明了要给中国“上眼药”。
可中国呢? 一艘815A电子侦察船带着052D驱逐舰,慢悠悠开进澳大利亚昆士兰附近的公海,雷达全开,盯着美军战机信号来回转悠。 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私下对媒体叹气:“我们像在玻璃房里打架,中国把灯全打开了。 ”
阵仗越大,心虚越狠
7月10日,美军“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在关岛启动。 核心战术叫“敏捷战斗部署”——把战机分散到日本、韩国、菲律宾的12个小机场,避免被中国导弹“一锅端”。 一架F-35在菲律宾克拉克基地降落时,因跑道太短差点冲进草丛,被迫临时调整部署计划。
五角大楼报告显示,这种分散部署源于致命焦虑:驻日美军基地离福建平潭仅810公里,全在东风-16导弹射程内;关岛基地的弹药储备只够撑15天高强度作战。
7月12日,“护身军刀”演习在珊瑚海展开。 19国舰艇扎堆,澳大利亚“堪培拉”号两栖舰、日本“出云”号准航母、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借了荷兰舰载机凑数)集体亮相,演练两栖登陆和电子对抗。
但英国海军将领私下抱怨:“参演国里真正能打的不到一半,东南亚国家都在应付差事。 ”印尼军舰参演途中,还抽空参加了中国-东盟联合搜救演习。
侦察船当“现场解说”
美军演习正酣时,815A电子侦察船出现在昆士兰外海。 这艘4000吨的“海上情报吸尘器”,外表像生锈的货船,却装着最尖端的电子战设备。 它贴着演习边界线巡航,把美军雷达频率、通信波段摸得一清二楚。
一艘澳方护卫舰试图逼近干扰,052D驱逐舰立刻横切挡道,垂发系统盖板打开,鹰击-18反舰导弹进入待发状态。 澳舰电台里传来舰长的骂声:“该死! 他们连演戏的机会都不给! ”
火箭军的东风导弹车也没闲着。 7月15日,青海某戈壁滩升起一道火光,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以10马赫速度命中移动靶船。 北美防空司令部评估报告承认:现有反导系统对这种“打水漂”式弹头拦截率不足15%。 中国在南海永暑礁部署了同款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演习海域。
歼-20的“猫鼠游戏”
7月16日,美军RC-135侦察机从冲绳起飞,刚接近东海防空识别区,就被两架歼-20咬住。 美机试图用电子干扰摆脱,歼-20却始终保持在雷达锁定距离。 美军飞行员事后描述:“他们像幽灵一样黏着你,连红外信号都捕捉不到。 ”
东部战区空军透露,200多架歼-20已实现“轮换警戒”:三分之一战备值班,三分之一训练,三分之一维护,24小时应对突发状况。 而美军驻亚太的F-22只有48架,F-35因稀土断供导致维修延期,战备率跌破50%。
海上对峙同样火爆。 7月17日,美军“华盛顿”号航母编队闯入南海,中国“南昌”号055型驱逐舰单舰迎上。 这艘万吨巨舰的112个垂发单元里,混装着鹰击-21反舰导弹和红旗-26防空弹,火力顶得上半个驱逐舰支队。
双方最近时仅隔800米,美军舰长通过公共频道喊话:“保持安全距离! ”中方回复干脆:“这是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 ”
稀土卡脖、造船荒
军演背后,美军三大短板暴露无遗。 太空军司令萨尔茨曼在国会听证会上摊牌:中国反卫星导弹已能威胁美国低轨卫星群,而美军“金穹”防御系统还停留在PPT阶段。 海军将领更憋屈:造一艘7000吨的“星座”级护卫舰要花7年,中国江南造船厂同期能下水3艘052DL驱逐舰。
致命的是稀土依赖——F-35的发动机磁铁、AIM-120导弹的传感器,85%原料靠中国供应。 2025年稀土管制令一出,雷神公司导弹生产线直接停工。
不陪美国“演戏”
当布林肯呼吁“盟友团结”时,中国外长正和东盟秘书长喝咖啡。 7月16日,《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突破,马来西亚、印尼同意设立海上紧急联络热线。 同日,中国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实施制裁,断供其特种合金。 美军火商急了:“鱼叉导弹的陀螺仪没中国材料根本转不动! ”
台海方向,东部战区宣布“例行训练”,48架次战机掠过所谓“海峡中线”。 台军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让刚抵台的500名美军顾问头皮发麻——这些人的任务本是教台军操作“毒刺”导弹,可训练场30公里外,解放军登陆舰正在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