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被罚超1亿,补税风暴来了:电商圈一地鸡毛,谁都跑不掉
凌晨三点半,深圳龙岗那条老巷子里还晾着半截电线杆,被罚疯了的刘哥蹲在烟摊边抽闷烟,嘴里骂着“这回真栽了”,他做电商十来年,昨天刚被补税通知砸了脑门,9500多万,差点直接晕地上。
后半夜的微信群没睡,圈里全是哭丧声,一家年营收过亿的跨境公司,这回被一张罚单直接拍懵了,消息传开,卖家群炸了,前脚还在盘货的,后脚就想跑路,谁能想到,税务这刀割得这么快。
深圳不是头一回了,八月份刚出事,林某某整了一堆皮包公司,发票能造假,连电池名字都敢换,把老式铅酸电池包装成“锂电池”往外卖,一下子骗了1.49亿退税,最后连本带罚,追缴回来3个亿,人也被判了十几年。
东北那边也没消停,辽宁某公司虚构出口,买单配票,金额一出手就是2.12亿,最后一样被查个底朝天,罚款追税一块儿上,眼瞅着好几年积攒的家底全搭进去了。
小卖家也跑不了,深圳一家跨境电商,虚报销售收入,3万多补税,1万7罚款,没大单子也得挨刀,漳平老厂子更惨,被倒查四年,2021和2022年出口货物够1.5亿,也得补税,连带罚款一块儿清。
内蒙古也有公司敢空手套白狼,资料造假,出口骗退税,最后204万直接罚下去,听说还有山东、河南、江苏,通通都在风暴眼里,谁都别想躲。
圈里人说,这回是全国一锅端,从跨境电商到外贸工厂,玩具、日用品、五金配件,什么货都有人踩雷,白名单报关、假货混报、单据造假,只要沾上边的,挨罚就是迟早的事。
有知情人爆料,国家现在是专门盯着这些事办,谁敢玩猫腻,伪造出口单证、虚开发票、买单出口、偷改税号价格,统统要被一锅炖,抓到就补税,罚款,滞纳金,重的直接送进去蹲几年。
这些年,卖家都说政策像变魔术,昨天还合规,今天就犯法,尤其是最近新规一波接一波,2025年第17号公告,第15号公告,名字拗口,刀子却快得吓人,深圳口岸报关行直接提前通知:8月1号就得执行,10月1号才是正式日期,但现在谁都不敢拖。
新规一来,所有代理出口的公司都得报实际委托方信息,出口金额,一个字都不能错,企业要填工厂或者外贸销售的名字和信用代码,个人出货得报身份证,出口金额得对死账,谁敢糊弄,直接按自营算,税交两遍。
没进出口权的卖家,天天在群里哀嚎,赶紧抱团注册公司,补办进出口权,单证报关才算合规,代理出口的,现在得提供生产销售单位、出货清单、形式发票,委托协议全得备齐,谁漏了文件,税务局盯上就跑不了。
物流圈也跟着翻天,专业服务商有白名单账号还敢接单,黑名单的报关行,货一查就出事,敏感货夹普通货,查到直接扣货,物流时效全废,空仓费、仓租、柜租、罚款,分分钟让你血本无归。
现在买单抬头越来越少,报关费死贵,卡单、审结、查验成家常便饭,海关查得比老板还细,信息不实、申报价值不符、货名对不上,货物滞留就是家常便饭,后面那堆费用直接让小卖家哭晕厕所。
所有新规还没正式落地,风声就已经吹到每个卖家头上,微信群天天有人爆料,“谁谁家又被查了”,物流商解读新规,出口流程卡死,卖家和厂家压力全在身上,谁还敢乱来。
想当年,跨境圈风光无限,信仰式的“卖货就是王道”,出口退税成了每个人的护身符,谁都觉得自己能分一杯羹,工厂卖家、夫妻档,卖个货还能白捡钱,谁会在意流程合不合规。
行业头几年,谁都不怕查,买单出口、挂靠报关,价格乱填,发票随便搞,大家互相帮衬,圈子小,消息灵,政策一松动,立马一窝蜂钻漏洞,老卖家带新卖家,手把手教怎么薅政策羊毛。
现在不一样了,监管一收紧,所有路子都堵死,金税四期一上线,谁还敢玩“超级严格”的把戏,数据全链条联网,平台、银行、税务、海关一起查,想躲都没地儿藏。
海外也盯上了这个钱袋子,欧洲、美国税收政策同步收紧,补税、罚款天天见,谁还敢随便玩命,老外也不傻,风向一变,卖家只能认栽。
深圳外贸圈现在茶水间都不敢多聊政策,员工私下吐槽,“以前做一单赚一年,现在补税补到破产”,老板也不敢大声说话,怕员工跑光,怕税务查上门,怕客户要退货,全是焦虑。
有卖家直接改行,早年靠政策发财的老炮,现在天天劝新人合规出口,不想进来送钱,买单出口的公司慌了,天天找人咨询怎么上岸,转型做正规进出口,大家都怕再被割一茬。
网上舆论也分两派,合规卖家看热闹,“劣币驱逐良币终于要完蛋”,违规卖家天天找路子钻空子,论坛梗玩得飞起,“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谁都知道,这回是玩真的。
补税风暴里,最难受的是那些刚起步的小卖家,既没资源,又没人带,外头政策一天一变,平台抽佣、物流涨价、退税缩紧,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天天担心下一刀砍自己。
新规还没彻底落地,市面上消息乱飞,卖家群各种“内线消息”,有说要查四年,有说要一查到底,谁都不信谁,大家心里都打鼓,今天补税,明天又出新规,生意越做越难。
政策没少出,什么《价格法修正草案》都摆在台面上,上头说要打击乱象,结果底下人还在变着法子套现,买单头、挂靠关系、分包合同,人人都想分最后一口羹,哪有真合规的。
但凡做过这行的,谁都知道,退税政策原本是好事,留给合规人的利好,结果被一群投机的玩坏了,现在连老实人都被误伤,谁还敢信“政策红利”。
行业里开始流行一句话,“合规能活,违规死得快”,以前是能混就混,现在是能转型就转型,不想进局子的,赶紧补手续补资料,别等查到家门口才后悔。
卖家圈流传一份“避坑指南”,赶紧注册独立公司,办进出口权,别走灰色渠道,单证报关、资料对齐,能交的税别省,能报的信息别糊弄,代理出口一定要选有白名单资质的合作方,别贪便宜,最后连货都被扣。
新规风暴下,谁都怕,但总有人侥幸,打工人只能咬牙撑着,老板们琢磨怎么熬过去,老实人补齐手续还活着,投机的全被清场,电商圈的这场暴雨,谁都躲不掉。
街头巷尾现在都在传,补税风暴没完,这坑谁都能踩,别等到收到罚单再喊冤,赶紧查查自己那点小动作,还能补救的赶紧补,别等下次风暴来时,才知道什么叫“合规是唯一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