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安街晨曦洒落、战车碾过街道时,世界看到的已不再是昔日那支“万国牌”军队。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特殊时刻,中国集中展示了红旗-11、红旗-20、红旗-22A、红旗-9C、红旗-19和红旗-29六型反导装备,标志着中国已跻身全球少数具备完整反导体系的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低调亮相的“大个子”
其中最吸睛的莫过于首次公开的红旗-29。它体型庞大,乍一看几乎像洲际导弹,采用双联装设计,搭载在6轴发射车上,具备机动发射能力。这与目前国际主流固定井基系统形成鲜明对比,意味着阵地不再受限。专家王强指出,红旗-29的独特之处在于可在大气层外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是当今全球唯一的机动中段反导系统。
红旗-29的战略意义
弹道导弹的飞行分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其中中段时间最长、拦截空间最大。红旗-29能在数千公里外实施拦截,为战略防御提供了更大的操作余地与多重拦截机会。中国已建成完整的“预警—识别—指挥—拦截—评估”链条,红旗-29正是其中的核心支柱之一。俄罗斯曾宣称研发S-550机动反导系统,但至今无果,而红旗-29率先实装,凸显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关于其性能,外媒推测射程超600公里、射高数百公里,国内有观点认为可达4000公里、1500公里射高,甚至具备反卫星潜力。尽管说法不一,但从既有试验成果看,其命中精度已得到验证。
“红旗”家族的层层防护
红旗-11主要承担末端防御,拦截巡航导弹、制导炸弹、直升机等低空目标,为要地提供近程保护;红旗-22负责中程、中高空防御,能抗击第三代战机和无人机;红旗-19则负责在末段区域拦截弹道导弹,覆盖范围广,抗突防能力强。与新登场的红旗-29一起,构成了从低空到高层、从近程到远程的全方位防御体系。
未来影响
此次红旗家族的集体亮相,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已掌握战略反导核心能力,进入全球一流行列。随着红旗-29补齐大气层外拦截短板,我国防空反导体系实现了“代际接续、互补增强”,未来或将对全球防御规则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