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罗永浩引爆预制菜争议!西贝贾国龙硬刚,汪小菲麻六记成功逆袭

罗永浩引爆预制菜争议!西贝贾国龙硬刚,汪小菲麻六记成功逆袭

发布日期:2025-10-07 18:01 点击次数:83

文|饿饿

编辑|饿饿

吃饭这点小事,最见人心:有人要锅气,有人要真相。

事情要从9月10日说起。罗永浩去西贝门店吃了顿饭,回头甩下一句“口口声声说没有预制菜,走进去一看全是料理包”。没想到这句话像投进油锅的水,滋的一声,直接把西贝炸翻天。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两夜没合眼,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有人爆料说所有门店一天营业额能掉上百万。原本以为等罗永浩这波10%的杀伤力自己熄火就完了,结果贾国龙急得直跳脚,一上来把火候拱到了千度高温。

最扎心的,是9月12日的那波“探店”。记者的镜头怼进西贝后厨,画面一出来,网友集体破防:操作台上整齐排列的料理包,袋子上还标着清清楚楚的生产日期;一排排电磁炉冒着光,谁找谁也找不见明火灶。好多老顾客当场傻眼:原来这几年吃的不是“锅气”,是“袋气”?更有网友盯着包装袋嘀咕:有的菜是半年前做好的,这保质期也太能打了吧。想想曾经蜜雪冰城为个隔夜柠檬都被喷上热搜,这下西贝被架到了火上烤,毫不意外。

镜头前,西贝厨房负责人倒是一点不脸红,强调他们没有预制菜,都是半成品,厨师加热调味就叫“现做”。网友炸了锅:“一岁的宝宝吃两岁的西兰花,这不就是预制?”“以后怕不是要出现‘热菜员’这新工种?”调侃声一浪高过一浪。

吃瓜归吃瓜,该理性还是得理性。罗永浩这次也不是专挑西贝刺,他的态度很一致:预制菜不是原罪,关键在于消费者知情权。明明是料理包,为什么不敢承认?为什么要让消费者花现炒的价,吃预制的菜?不少网友说得直白:西贝卖得不便宜,真把预制摆在明面上,可能就没几个人愿意为“现炒价”买单了。配料表也许比别家干净,但没有点“科技与狠活”,这保鲜能拖这么久?大家不是抵制预制菜,真接受不了的是“预制卖出现炒价”。就像去面馆,愿意花十几块吃碗鲜牛肉面,结果端上来一桶五六块的速食泡面,你说谁能笑着买单?

再把镜头拉回人。罗永浩一贯敢说敢怼,这次就把话摊开——我不反预制,但得让消费者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而贾国龙这边,嘴上死扛“没有预制菜”,只认“半成品”,还放出狠话要打官司,生意不做也要打。有媒体写到,公司内部有人劝他别这么刚,他还是觉得自己没错。老话讲“立正挨打”,有错就改,往往比顶着风强冲更能止损,这个道理在商业世界里同样好使。

巧的是,一边是西贝忙着灭火,另一边汪小菲突然“接住流量”。他也喊过“道道皆现炒,锅气是王道”,但麻六记真没让人失望:后厨“真刀真枪真家伙”,18位厨师齐上阵,案台上青菜还挂着露水,肉丝码得整整齐齐,红的绿的黄的铺满一桌,一股子新鲜味。最迷人的还是“锅气”:起锅烧油,铁锅烧到通红,油一泼“滋啦”一声,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辣椒呛鼻的香。店里人气王咸萝卜干是师傅们亲手腌的,门口排队的客人时不时还能收到店里送的糖葫芦,烟火气和人情味一起拉满。

前阵子因为离婚风波,汪小菲和麻六记被重击了一轮,按理说员工该“各自飞”。结果人家一头扎进直播间,一边做菜一边和网友唠嗑,一次直播单日观看超2万,两天销售额直接冲到250万,硬生生把危机做成了转机,济南有门店的员工还因此成了网红。锅里有火,心里也有火。

回到这波争议的底层逻辑。此前媒体梳理过,很多连锁餐饮为了标准化和效率,确实大量采用预制或半成品,这不是不能理解。问题在于诚实和定价:你可以预制,但别端着“现炒”的话术和价格;你可以标准化,但请把配料和日期说清楚。消费者的钱是辛苦钱,花就要花个明白。

放到娱乐圈,也是同一套剧本:有的艺人翻车后越描越黑,粉丝更寒心;也有人第一时间认错解释,风评反而慢慢回暖。商业世界里,敢于直面问题、尽快修正,比任何公关模板都管用。

这事会怎么落?我们不妨留点耐心。希望西贝别再绕概念,先把菜品信息、供应链与明示机制补上,价格逻辑也该给个说法;也希望麻六记能把“锅气”继续稳住,不靠话术靠手艺。归根到底,吃饭是件温柔的小事,别让它变成一场“信息不对称”的拉扯。大家要的很简单:不求物超所值,只求吃个明白。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海报新闻

为提升文章可读性,部分细节有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