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的平静被战机的轰鸣声打破,这场发生在卡塔尔首都上空的空袭,意外地让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可能的剧本上演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这三个大国,竟然在联合国安理会达成了15:0的全票一致。要知道,这三国在外交场合的“斗嘴”可比电视剧里的宫斗戏还精彩,能让它们放下分歧站到同一战线,这事儿可真不简单。
9月9日那天,以色列战机突然出现在多哈上空,几声爆炸过后,5名哈马斯成员和1名卡塔尔安保人员永远闭上了眼睛。消息一出,整个中东都炸开了锅。卡塔尔这个富得流油的小国,平时可是以“和事佬”的身份在国际上混得风生水起,谁想到会在自家地盘上挨了这么一记闷棍。这可不是普通的军事行动,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和平时期,招呼都不打就直接上门“踢馆”,这种操作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简直闻所未闻。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倒是振振有词,说这是对耶路撒冷恐袭的报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时间点选得也太“巧”了,就在哈马斯代表团认真考虑特朗普提出的停火方案时,以色列的炸弹就“恰巧”落了下来。这不是明摆着要给和平进程使绊子吗?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气得直跺脚,直接把这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以后还想让我当调解人?门都没有!
三天后的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出现了近十年来魔幻的一幕:15个成员国全票通过谴责声明,连一向护着以色列的美国都没敢投反对票。这份声明写得那叫一个“外交艺术”,没直接点名以色列,又明确谴责了多哈袭击,还特别强调要尊重卡塔尔的主权。这种“骂人不带脏字”的本事,真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的。
你要是以为这就代表各国真的团结一致了,那可太天真了。看看各国代表的发言就知道,这表面的一致下面藏着多少暗流涌动。中国代表傅聪连用三个“公然”来形容以色列的行动,就差没指着美国鼻子说“都是你惯的”;俄罗斯代表很直接,说以色列敢这么嚣张,全是因为美国在背后撑腰。美国代表呢?一边说“这事我们真没法洗”,一边又强调“消灭哈马斯没错”,活像个精分的双面人。特朗普,先说自己不知情,后来又暗示打哈马斯没错,这甩锅技术不去演杂技真是可惜了。
阿拉伯世界这次倒是出奇地团结,沙特、阿联酋这些平时和卡塔尔不太对付的国家,现在都跳出来骂以色列。沙特王储甚至要亲自去多哈开会,这阵仗看着是要搞大事情啊!不过说真的,这些国家心里都清楚,光靠嘴上骂几句根本伤不到以色列一根汗毛。看看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那副“老子想打谁就打谁”的嚣张样就知道,人家根本没把这份谴责声明当回事。
这场外交大戏看得人眼花缭乱,仔细想想,安理会这份不痛不痒的谴责声明,跟网红餐厅里那些摆盘精美但量少得可怜的菜品有什么区别?表面上看各国难得站到了一起,实际上谁都不愿意动真格的。美国照样给以色列送钱送武器,中俄也就是过过嘴瘾,阿拉伯国家除了喊两嗓子也没啥实际行动。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操作,在中东问题上我们见得还少吗?
这次事件倒是给中东国家提了个醒:把安全都寄托在美国身上太不靠谱了。你看卡塔尔,平时跟美国称兄道弟的,结果美国小弟说炸就炸,连声招呼都不打。这也难怪沙特这些国家最近跟中国、俄罗斯越走越近,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连菜市场大妈都懂。
说到底,这次15:0的投票结果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外交表演,让各方都能体面收场。多哈上空的那团硝烟散去后,留下的是一个清晰的现实: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小国要么学会左右逢源,要么就只能当炮灰。中东这片土地上的恩怨情仇,远不是一纸声明就能化解的。联合国会议室的灯光熄灭,加沙的孩子们依然在废墟中寻找着明天的面包,这才是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