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准备休息的时候,两家上市公司接连放出重磅消息:ST东通因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ST广道也因信息披露违法被终止上市。
这两颗“退市炸弹”直接影响了6.2万名投资者的钱袋子。
想想看,6万多人是什么概念?差不多能坐满8个北京鸟巢主体育场。而这些人都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的血汗钱可能要打水漂了。
先说ST东通这家公司。他们的造假行为简直可以用“胆大包天”来形容。从2019年到2022年,整整四年时间,这家公司都在玩数字游戏。他们通过虚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这些手段,累计虚增收入4.32亿元,虚增净利润3.14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这家公司四年里有将近一半的营收都是“画”出来的,净利润更是超过一半都是假的。这就好比一个人说自己月入两万,结果发现有一万都是吹出来的。
证监会的处罚力度也前所未有。上市公司被罚了2.29亿元,7名责任人合计被罚4400万元,实际控制人黄永军一个人就被罚了1250万元。他还被采取了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这意味着未来十年,他都不能在证券市场兴风作浪了。
其实ST东通的危机早有征兆。今年4月14日,公司就因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到5月6日,公司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家公司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让人想不通的是,明明风险提示已经挂了出来,公司的股东人数却不减反增。数据显示,ST东通现有股东5.568万户,同比去年还增长了15%。这说明在股价下跌过程中,有不少投资者抱着抄底的心态冲了进去。
这些抄底的投资者可能没想到,自己接住的不是馅饼,而是飞刀。从被立案调查到现在,ST东通的股价已经从15元跌到了4.15元才企稳,跌幅高达72.5%。期间虽然有过反弹,昨晚的退市公告让所有幻想都破灭了。
强制退市股票的下跌之路往往非常惨烈。可以参考之前强制退市的st普利和st高鸿,一家连续21个跌停才开板,一家24个跌停才打开,最后都跌到了1元以下。以ST东通现在6.58元的股价来看,下跌空间还很大。
再说另一家ST广道。这家公司就更让人费解了。他们前前后后发布了13次强制退市风险提示,股票不不跌,反而还上涨了两轮。这种反常走势连交易所都看不下去了,为了保护投资者,还停牌核查了两次。
结果刚复牌两天,股票昨天就大跌了14.54%。然后昨晚就直接发布了终止上市公告,股票从9月15号起开始停牌。现在摆在ST广道6634名股东面前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停牌后直接摘牌退市,要么停牌后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不管哪种结果,都改变不了退市的命运。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ST广道的股东人数同比下降了20%,说明还是有不少投资者看到了风险,及时止损出局。剩下的投资者就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以现在9.52元的股价计算,相比退市股退市时的股价,还有90%以上的下跌空间。
这两家公司的退市不是偶然事件。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A股市场已经有12家公司因财务造假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这个数字创下了历年新高。
这说明监管层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执行退市制度,不留死角。那些还抱着“大而不倒”幻想的上市公司,真的要醒醒了。
回过头来看,这两家公司的退市过程都给了投资者足够的逃生时间。ST东通从被立案调查到最终退市,整整过去了5个月时间。ST广道更是发布了13次风险提示。可以说,只要稍微有点风险意识的投资者,都有足够的机会避开这个坑。
人性就是这样,明知道是火坑,还是有人会往里跳。很多人总觉得“我不会是最后一个接盘的”,或者“跌了这么多该反弹了”。结果往往是侥幸心理害了自己。
投资股市真的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被标注了“ST”和“ST”的股票,更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因为这些公司不是在财务上出了问题,就是在合规上有了瑕疵。
俗话说得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明明知道是问题公司,为什么还要去碰呢?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及时抽身,事实证明,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的反应速度。
现在注册制改革不断推进,退市制度也越来越完善。A股市场正在从“进多出少”向“有进有出”转变。这意味着以后退市可能会成为常态,投资者真的要擦亮眼睛了。
看看这两家公司的6.2万名股东,他们现在的感受可能只有自己知道。有的人可能亏的是养老钱,有的人可能亏的是孩子的教育基金。股市就是这样残酷,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和处境而网开一面。
所以说,投资真的不能贪图便宜,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对于那些问题公司,最好的做法就是远离。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突然接到“退市通知”,让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