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深夜,79岁的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突然按下发送键,一条要求中国“火速增加四倍美国大豆订单”的推文瞬间炸锅。
他信誓旦旦:“中国正担心大豆短缺,美国农民有最优质的大豆! ”这话看似贴心,实则暗藏玄机。
微妙的是这条推文卡在两大关键节点之间:8月12日中美关税休战到期日和8月15日美俄阿拉斯加峰会。
美国中西部农场主是特朗普的铁杆票仓,但如今正集体崩溃。 2025年7月,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对中国大豆净销售量连续14周挂零,仓库里大豆堆积如山。
爱荷华州农场主Gary Vetter急得跳脚:“中国只选最便宜的供应商,而我们被关税压得毫无竞争力! ”
扎心的是,美国2025年新季大豆滞销已成定局,出口目标仅完成7.5%,不足历史均值一半。 若中国持续不买单,中西部“红州”恐掀起倒戈潮。
白宫虽私下放风要延期90天,但特朗普急需一个“表面胜利”向国内交代:若能逼中国点头买大豆,就能吹嘘“我的关税政策奏效了”,既安抚鹰派,又给选民交代。
可惜,这招早被看穿,中国驻美大使谢锋6月就怼过:“光靠买大豆牛肉,哪能解决贸易逆差? ”
巴西大豆到岸价每吨比美豆低47美元,叠加中国对美国加征的25%报复性关税,美豆彻底失去竞争力。
2025年1-7月,中国进口的6104万吨大豆中,巴西独占65%,美国仅占21%。
狠的是中国企业2025年首次签约阿根廷豆粕,直接绕过原料进口,开辟蛋白质“第二战场”。 南美供应链已成铁三角,美国连替补席都坐不上。
中国对美豆依赖度从2016年的40%暴跌至2024年的21%,背后是一盘大棋:
供应多元: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多线采购。
技术升级:饲料企业研发豆粕替代配方,减少用量。
国内增产:推广套种育种,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三年翻番。
用农业分析师Mariana Almeida的话说:“特朗普的四倍采购是政治幻想,中国早把美国踢出安全供应链了。 ”
特朗普原计划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单挑普京”,逼俄接受停火方案。 没想到半路杀出泽连斯基,特朗普团队强行塞入“三方会谈”,遭普京断然拒绝。
乌克兰早已放话:“一寸土地不让! ”德媒曝出,欧洲领导人紧急联合泽连斯基,周三将通电特朗普重申“领土红线”。
特朗普一边喊中国买大豆,一边却卡死高科技出口,堪称当代“双标”。 谢锋大使的反问直击要害:“中国想买的芯片美国不卖,靠大豆怎么能平衡贸易? ”
数据印证矛盾根源: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顺差收窄13.1%,但根源是中国主动缩减进口。 若美国真愿解决逆差,放开芯片出口抵得上十年大豆订单,但特朗普宁可让农民哭,也不敢得罪硅谷和军工集团。
美国豆农盯着8月12日关税延期结果焦虑时,中国买家正淡定签下巴西新单。 阿根廷罗萨里奥港的起重机昼夜轰鸣,马托格罗索州的运豆卡车排成长龙。
特朗普的“四倍订单”喊话,淹没在南美机器的轰鸣声中。 北京用沉默宣告:真正的筹码,永远在自家粮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