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9月,又到了快要缴纳城乡居民医保费用的时候。本文所说的城乡居民医保的前身是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医保,改革后统称为城乡居民医保,一年缴费一次,今年即将开始的缴费实际上是针对2026年的医保待遇。
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由个人和国家共同承担,作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自然是个人每年需要缴费多少钱。按照去年的标准,每一位普通参保人每年至少缴纳400元,前年是380元,反正每年的金额基本上都要比上一年多一些。
今年会是多少呢?医保部门还没有公布具体数额,但参照以往惯例,大概率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可能是最低420元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400元也好、420元也罢,是国家规定的最低个人缴费数额,不同地区的缴费标准相差较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有自己的缴费标准,远超最低缴费数额。
比如,上海2024年缴费标准(2025年享受医保待遇)按照年龄分为多档,19岁至59岁的个人缴费标准是995元/年,60岁至69岁为825元/年,70岁及以上是655元/年。
网上有不少人对城乡居民医保费用年年上涨感到不满。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正常的,毕竟没有人希望多缴钱,但从医保待遇的角度来看涨价是“物超所值”的,因为包括保险报销额度、报销范围在内的各类医保待遇不断提升,且提升幅度很大。
可以从政府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贴得出类似的结论。前面说过,居民医保缴费分为两部分,去年的最低筹资标准是1070元,其中个人至少缴费400元,所以财政至少为每一位参保人员补贴了670元,是个人最低缴费额的1.68倍。
缴得越多,当地政府补贴的越多。继续看上海的例子,19岁至59岁、60岁至69岁和70岁及以上的上海参保人去年获得的财政补贴分别高达3511元、6701元和6871元。可以发现上海给60岁以上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的补贴非常高,为个人缴费部分的8.1倍和10.5倍,与年龄越大面临的医疗支出越多、更需要医保支持的实际情形相符。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农村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不断提高,但财政补贴金额的增幅更大,而且是医保的大头。
与城镇职工医保由个人和单位共同负担(本质上全是职工个人的收入)不同,居民医保的费用实际上主要是国家财政承担了。
报销待遇方面,除了可以报销住院治疗的费用还能报销一部分门诊费用。具体到个人,我只能说没有生病、受伤发生大额医疗费用支出时确实感受不到医保的作用,但只要自己或周围亲友遇到后就能感受到有没有医保的差距之大了。
说句不好听的,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患者,如果没有购买居民医保只能放弃治疗了,尤其是需要使用类似抗癌药物时,一年几百元的保费能省下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医药费。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去年开始国家为了鼓励连续参保,给符合条件的连续参保人提供更好的待遇保障,当年零报销和连续参保者可适当提高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最多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0%。
比如,某地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额度是40万元,当地可以规定连续参保者的大病报销最高额度提高至48万元。
医保是社会保险的一种,具备保险的部分属性,大家不能将其当成存款对待,今年投了钱,没有报销就希望把钱退回来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否则医保制度根本无法维持下去。农村居民每年花400多元购买城乡居民医保,是为了给自己保障,将消除生病后要多花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风险,这钱花得是值得的。
当然,如果经济状况确实不足以承担居民医保费用是可以申请减免的,各地有相应的政策,符合条件者可以缴纳更少的费用甚至免费参加医保。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