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球迷猜测的一样,因为从年龄来看,2003年12月出生,马上就要22周岁了,确实是没有办法从大一再开始读起了,那么就只能是大二了。
当然,还有球迷拿赵维伦作对比,比如,他是2005年出生的,还只是读大一,为什么林葳是2003的年,小了两队,却还要读大二。
其实,这个也非常好理解,因为林葳是2003年12月出生的,某种意义上已经是非常接近于2004年了。
所以,这么算,他比2005年出生的赵维伦高一个年级,也就没有什么不妥当了。
其次,林葳在加盟之前,应该就和俄勒冈大学已经是谈好了的。
从大二年级开始效力,一直到大四毕业,这样就会有了3个赛季的职业履历。
如果说做不到这一点的话,相信他也不会加盟、。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只是打1-2个赛季,那么再加上咱们的球员一般去到一个新的联赛尤其是高水平联赛还需要适应一下。
可能真正反过味来就已经一个赛季结束了。
假如这个赛季再表现的不是那么出色,得,基本上就可以考虑去哪里找下一份工作了。
这是极其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一份经历,说的直白点,有还不如没有。
然而,一旦把效力时间拉升2-3个赛季,那么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哪怕第一个赛季是处于适应的阶段表现的不够好,但是,下个赛季,下下个赛季完全还有再调整的机会和时间,而在这种高水平联赛只要是能够有一个赛季是稳步提升的,对于未来的整个影响就非常积极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林葳真的在NCAA表现的非常出色,3个赛季以后,可能还是没有办法能够登陆NBA,确实,那个时候岁数也不占优势了,再加上亚洲的后卫球员,想打上NBA难度确实是太大了,咱们中国男篮这么多年了,也就是出了一个孙悦。
所以,关于这一点还真的不能强求。
那么到时候,林葳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像余嘉豪一样去到欧洲联赛。
作为一名已经有一定不错履历的后卫球员来说,相信欧洲联赛那边不会再有球员给开月薪2000欧元的待遇了。
而只要在欧洲联赛再效力几个赛季,整个的竞技水平不敢说还会有多么大的提升,但是,最起码不会出现多么大幅度的下滑。
这就够了。
未来的5年左右时间,我们中国男篮还能有一个在海外高水平联赛效力的后卫,就算是有了一种莫大的底气了。
最后,再退一万步来说,哪怕是这3年NCAA打完之后,就回到CBA来了。
这个也不用担心的,因为,林葳的本事已经是涨上去了,再加上他在这几年肯定是会养成一些很好的职业习惯,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高水平联赛的球员,可能不缺有天赋的,但是,最不缺的还是努力和勤奋的。
就像易建联从NBA回来之后,依然还是整个联赛最为努力的那个球员,过后一采访才知道,原来在NBA的时候,所谓的提前几个小时去场地进行热身,这些都只是常规操作,甚至,还有很多球员去的更早。
但是,回到CBA就属于是“鹤立鸡群”了。
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服高水平联赛确确实实真的是有点说法。
而林葳回到CBA,只要还要还能够保持这些好的习惯,那么整个的水平就一定还会在线,到时候照样会是整个中国男篮后场的“门面”。
所以,这3年只要是坚持下来了,后面怎么走,应该都不会错了...